据悉全球最大的粒子治疗中心或将在中国诞生!
近日,国内首家同时拥有质子和重离子两种放疗技术的医疗机构——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迎来运营十年。为巩固上海在粒子放疗领域的领先地位,该医院二期项目宣布启动,将新配置质子设备1套、重离子设备1套。
项目效果图
据悉,项目位于上海市康新公路4365号,新建医疗综合楼及相关配套设施,含1套2仓室质子设备和1套4仓室重离子设备专用用房,新建筑面积接近7万平方米,这是什么概念?足足接近十个标准足球场!二期建成后,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有望成为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粒子临床治疗中心。
近日,位于张江科学城范围内的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二期工程项目建议书已获批复。该地块位于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与上海肿瘤医院之间预留建设用地上,新建总建筑面积68396平方米,其中地上41000平方米、地下27396平方米。
该院的一期项目建设曾经历多年的论证。2003年起,在上海市委、市政府以及上海市卫生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开始筹划引进质子重离子放疗系统。
经过专家团队四年半的缜密调研与严谨科学论证,各领域的专家达成一致意见:质子放疗相成熟,设备价格相对较低;重离子放疗的放射生物学效应更为显著,杀伤肿瘤的疗效更好,具有更大的发展前景。故建议同时引进质子和重离子设备。最终市政府于2007年底拍板:站在国家战略高度,同时引进质子和重离子技术。
2015年5月8日,我国第一家、全球第三家质子重离子放疗中心——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正式开业,填补了我国质子重离子放疗技术上的空白。该院土地面积150亩,一期建筑面积52542平方米。2017年9月通过国际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认证,成为全球第一家通过JCI认证的质子重离子中心。
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顺利运营十年来,单台粒子设备年治疗量从开业首年200余例,扩容到目前连续四年稳超1000例/年以上,是全球首个年治疗量超过千例的质子重离子中心。截至发稿日,医院累计质子重离子治疗出院患者8039例,年平均增长率达17.5%,患者单次治疗时间较开业首年缩短18%,采用单纯重离子或重离子联合质子放疗的患者占比达76%。医院在全球同类机构中率先配置治疗室移动在线CT,实现“图像引导放疗”和“自适应放疗”
除各类肿瘤疾病外,医院还成功开展湿性眼底黄斑变性等非肿瘤性疾病的粒子放疗。随着肿瘤患者医疗需求激增,医院单套质子重离子一体机设备年治疗量已趋饱和;同时设备老化导致偶发故障影响治疗连续性,且场地与设备限制制约临床研究全面开展,严重阻碍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基于此,申康中心提出实施医院二期扩建工程。
有意思的是在设备选择上,上海质子重离子医院经历了一波三折。2009年医院选择与西门子签订总价高达13亿的系统设备合同,当时兰州近代物理所也参与了竞标,报价6亿元。中科院近代物理所成果转化与产业处项目主管梁伟表示:“西门子的维护费用每年也要在1亿~2亿元左右,而我们的运行费用则要便宜几千万元。”在完成上海质子重离子医院的机器交付后,2010年欧债危机来临,2012年西门子宣布解散放疗事业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上海质子重离子项目的发展,也让上海市政府认识到必须加快自主研发国产高端医疗装备。十几年过去,已有多家医院选择国产质子、重离子设备。比如浙江省首个重离子医学中心——浙江省肿瘤医院重离子医学中心于2025年2月正式启用。该中心配备华东地区首台国产重离子医疗装置,由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科近泰基)自主研发的国产重离子治疗装置系统。去年12月,国科离子控股企业兰州泰基中标福建省肿瘤医院重离子质子放射治疗系统采购项目,这也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小型化重离子治疗装置研发”项目成果落地的首台装置。小型化重离子治疗装置超导磁铁
来自艾普强的国产首台质子治疗系统(SAPT-PS-01)于2023年11月在瑞金医院肿瘤质子中心正式投入临床使用以来,也已突破了600例患者治疗,涵盖了近 50 种良恶性肿瘤,局部控制率高于 95%,无一例出现三度以上严重副反应;23例儿童青少年肿瘤患者接受治疗且生长发育未受影响。国产设备使得治疗费用大幅下降,比如瑞金质子治疗收费标准为同一适应症每疗程最高不超过17万元,可纳入“沪惠宝”等惠民保项目和商业医疗保险的报销范围。浙江省的重离子治疗价格为首次4.95万元,第二次起每次1.65万元,每疗程最高不超过19.8万元。也就是说,针对放疗10次及以上的患者按封顶价19.8万元收费,放疗10次以下的按首次加后续单次费用累计计算,具体放疗次数需要根据患者病情而定。相比国内进口重离子设备接近30万元或远赴海外国家的高昂综合费用,国产重离子治疗性价比非常高。目前,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二期将选择何种设备尚未公布。后续创新网也将密切跟踪后续进展。